数字科技服务A股上市公司

以数字生活营销为核心业务

小旗之星丨财务部-赢赢:要赢,就要多想“为什么”

小旗之星丨财务部-赢赢:要赢,就要多想“为什么”



 

Q&A

Q: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公司的工作背景和职责。

A:我目前担任BDM总账会计岗位,主要工作涉及项目业务支持、财务数据确认,以及处理与各会计主体相关的税务和报表事务。自2019年入职至今,我经历了核算与库存、分子公司会计等多个岗位,也参与了系统切换过渡等各个阶段,在点滴工作中不断获得成长。


Q:在2023年,你积极转变了对问题的认知方式,开始从业务本身和流程合理性角度思考问题。这种转变给你工作上带来了哪些具体的改变或收获? 

A:在此之前,我或许会因循守旧,虽然这未必有什么大问题,但长久下去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。突破惯性思维很难,但一旦开始打破,就会遇事更多思考一句“为什么”。这是自我觉察中改变较大的地方,也让我在工作中更加主动和深入。


Q:因为多想了一个“为什么”,所以你主动寻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并制定了《异常件操作手册指引》,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挑战?又是如何克服的?该手册对后续工作流程与监管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? 

A:在制定《异常件操作手册指引》的过程中,我遇到了对业务部门流程不熟悉,以及追踪与整理汇报历史遗留问题原因难等挑战。为克服这些困难,我首先与领导沟通想法和解决思路,初步理清历史原因并整理情况说明,再从发现的原因中整理出解决思路,规避此类问题再次出现。

接着,我针对业务部门流程中不熟悉的地方,持续与业务部门同事沟通寻求答案。在“公司利益最大化”和“业务人员操作可行性变动最小化”基础上,我们调整了部分环节的时间节点,最终达到统一协作,完成了流程的闭环。

目前,各执行人已熟悉掌握各类异常订单存在及出现的原因,能够按进度及时处理,确保销售订单完整闭环,从而减少了因此类订单未闭环造成的对当年利润的影响。


Q:你借助技术手段,成功提升了日常报表的出具效率和准确性。能详细介绍一下你采取了哪些技术,以及给你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具体带来哪些成效吗? 

A:我通过提升处理表格工具的能力,减少了重复工作的时间。对于重复性较强的报表工作,我倾向于通过建立勾稽关系来尽可能减少重复劳动的工作量。此外,我还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,通过SQL工具缩减了报表出具的时间。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,不仅提升了我个人工作效率,还保证了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

工具学习的目的在于长期积累,很多时候有些工具未必当下就有适配的使用场景,但是在某一天可能“派上用场”,那么再去深入,多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。在这里推荐王佩丰老师(EXCEL基础教程)以及孙兴华老师(VBA),两位up主的公益课程,是比较适合有使用需求的一些同学。


Q:在团队人力减少30%的情况下,你仍能确保每月的结算报表准确及时完成。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?有哪些经验或方法可以分享?  

A:又要想一想“为什么”了。面对当前团队的变化,为了缩短报表出具的时间,我们一方面优化流程,由原来的“线性流”变成了现在的“平行流”,一方面善用工具,通过EXCEL与Python工具,推进报表出具的整体进度。此外,通过协调好各结账环节的时间进度与安排,保证各自在准确时间点内完成各自部分的工作。我们发现,时时总结与分解日常工作流,寻求第三视角看自身,偶尔会有意外的惊喜。


Q:在对接外部审计事务时,你不仅关注资料提供的准确性与及时性,还注重时间统筹性和对审计存疑问题的及时解答。能否分享一次你在这方面印象深刻的经历? 

A:在对接外部审计事务时,我注重整体性和过往经验的把握,从而安排审计重点工作与进度追踪,及时提供目前已有资料的、确认新增资料,保证一一对应,不做重复工作,以节约双方时间。对于以前年度耗时较长的模块,我主动提供思路,以预计负债计提为例,过去的操作方式为,我们提供基础数据,审计提出概念模型,再由我们确认,2023年我们以实际数据出发,测算模型,给予审计复核与确认,缩短了双方确认时间。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只有充分准备和及时沟通,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
Q:小旗“效率季”里,在跨部门合作中,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去提升各自工作效率的?对于其他伙伴,你有什么建议或鼓励的话语? 

A:我首先明确了自己需求以及需求的必要性和目的性,让对方充分了解需求本质。同时,持续保持沟通,减少信息差,并及时与双方领导及执行人同步进度与难点,直至问题解决。


愿每位小伙伴自信、坚强、认真、宽容,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寻到自己的价值感与归属感。